为避免在修剪树木时对其造成伤害,需要从修剪前的准备、修剪过程中的操作以及修剪后的护理等方面加以注意,具体如下:
修剪前准备
了解树木习性:不同树木的生长习性各异,修剪前需充分了解其特点。例如,有些树木在特定季节修剪易引发伤流,像核桃树在休眠期修剪会出现伤流现象,导致树体营养流失,应在展叶后进行修剪。
选择合适工具:根据树木的种类、大小及修剪部位,挑选适宜的修剪工具。修枝剪适合修剪较细的枝条,修枝锯用于锯除较粗的枝干,高枝剪则用于修剪高处的枝条。确保工具锋利且状态良好,钝的工具会使切口不平整,增加树木感染病菌的风险。
修剪过程操作
正确修剪方法: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,如疏剪时要从枝条基部剪掉,避免留桩,以利于伤口愈合;短截时要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修剪目的,确定合适的短截程度,一般不宜过度短截,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势。对于较大的枝干,可采用分步锯除法,先在枝干下方锯出一个浅口,再从上方锯断,防止枝干劈裂。
控制修剪量:遵循适量修剪的原则,不可过度修剪。一次修剪量不宜超过树木总枝叶量的三分之一,以免削弱树势。对于生长较弱的树木,更应减少修剪量,以保留足够的枝叶进行光合作用,促进树木恢复。
保护伤口:修剪过程中要尽量减小伤口面积,避免撕裂树皮。对于直径大于 2 厘米的伤口,修剪后需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或剂,防止病菌侵入和水分散失。
修剪后护理
清理现场:修剪完毕后,及时清理剪下的枝叶,保持树木周围环境整洁,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场所和源头。
加强养护:修剪后要适当增加对树木的养护管理,如合理浇水、施肥,确保树木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,促进伤口愈合和新梢生长。同时,要注意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。